旅游文创产品千千万为何跑不出一家“泡泡玛特”
发布时间:2025-08-29 20:15:54

  泡泡玛特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对比往期数据,泡泡玛特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超过了去年全年总额,labubu更是多次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单,可谓风头无两。

  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文创销售收入达34.28亿元,换言之就是,泡泡玛特仅半年的利润就超过博物馆文创一年的收入,两者之间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像盲盒模式完美结合了“确定性”(我一定能得到一个玩偶)和“随机性”(我得到的是不是心仪的那一款),这种类似“赌博”般的微刺激,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收藏欲、竞争欲和分享欲。

  其次是强IP塑造与情感连接, Molly、Labubu等IP形象设计简约而富有情绪张力,留给用户巨大的情感投射和想象空间。用户购买的不是一个玩具,而是“可爱”“潮酷”“治愈”的情绪,是融入某个圈层的身份标识,是年轻人对 “治愈感”“归属感” 的强烈渴求。并且泡泡玛特还通过动画短片、联名活动、IP主题曲等形式,让消费者在收藏过程中完成“情感投射”。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会员总数高达5912万人,2025上半年会员贡献销售占比91.2%,会员复购率为50.8%,由此可见会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并且泡泡玛特的潮玩玩具也是“社交货币”,用户通过晒单、交换盲盒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获得认同感,例如,Labubu在海外门店引发排队盛况,社交媒体上的“拆箱挑战”进一步放大传播效应。

  更为关键的是,泡泡玛特构建了从抽盒机、线下门店到线上社群、潮玩展、二手交易平台的完整生态。玩家在这里交流、交换、交易,IP的价值在社群共识和市场价格中被一次次确认和强化。一个隐藏款可以被炒至原价数十倍,这早已超越了产品成本本身,变成了金融属性和社交资本的象征。

  从产品设计理念看,旅游文创产品大多围绕景区或博物馆的文化元素展开,旨在传播当地历史文化。各类博物馆、景区的文创虽然有创新,但多数仍停留在“文物复刻+实用功能”阶段,缺乏持续的情绪互动。例如,考古盲盒虽引发抢购,但未形成类似Labubu的IP宇宙,导致热度难以持续。

  而泡泡玛特的IP设计更注重潮流感与情感共鸣,像LABUBU形象的走红,打破了传统的主流审美定义,用古怪可爱的形象宣告我的喜好无需被理解,正契合Z世代消费者想要彰显自我个性风格,容易引发年轻人的情感认同。

  在与消费者关系层面,传统文创产品的用户群体属于文化接收者角色,游客通常以被动消费为主,缺乏深度互动。而泡泡玛特开创了用户共创生态模式,以现象级IP Labubu为例,其消费场景已突破传统购买行为边界:消费者通过自主DIY改妆换装、委托定制服务、采购原创/量产娃衣等多元形式深度参与价值创造,形成购买-改造-传播的闭环生态。这种将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创作者的商业模式,通过激发用户创作热情构建起强粘性社区,传统文创难以复制这种模式。

  销售渠道方面,旅游文创产品主要依赖景区、博物馆内的实体店,线上渠道占比较小且运营水平参差不齐。而泡泡玛特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销售网络,包括线下的旗舰店、机器人商店,线上的电商平台、小程序等,实现全渠道触达消费者。

  消费群体定位也有所不同。旅游文创产品的消费群体较为宽泛,涵盖各个年龄段,但以游客为主。泡泡玛特则精准定位 Z 世代年轻群体,通过社交媒体、粉丝社群等方式与消费者深度互动,形成了强大的粉丝经济。

  旅游文创并非没有爆款,像故宫的“故宫猫”、甘肃省博的“马踏飞燕”玩偶、麻辣烫文创都曾红极一时,这些文创都有一个类似于泡泡玛特潮玩的共同点:情绪价值。

  “故宫猫”和“绿马”玩偶通过解构与再创造,赋予这些厚重文化符号以现代、可爱、搞笑的反差萌形象,这种巨大的反差击中了年轻人“拒绝一本正经”“乐于解构权威”的社交心态。

  麻辣烫制文创则是在购买的过程中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游客挑选了心仪的“菜品”后,工作人员现场“烹饪”,通过「口味定制」「大锅翻炒」等独特的「麻辣烫制作服务」,把人们挑选文创玩偶的过程打造成沉浸式的甘肃麻辣烫体验。

  文创产品设计要回答“用户为什么在非旅游场景下也需要它?”例如“社交谈资”(设计足够独特有趣,愿意拍照分享)、“日常实用”(品质足够好,愿意天天使用)、“情感慰藉”(形象足够治愈,放在桌面能减压)等问题,给予消费者不同层面的情绪价值。

  旅游文创与泡泡玛特之间的差距不在文化的厚度,而在商业的思维和现代情感的连接能力。泡泡玛特的成功证明,当前消费者购买的早已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附着在其上的情感认同与社交价值。旅游文创的出路在于成为用户情感的载体——要么提供社交谈资,要么满足日常治愈,要么创造深度体验,才有可能像泡泡玛特一样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