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5日,“全球青年多维对话·齐鲁青未了——走进蔚蓝青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办。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青年齐聚青岛,深度体验青岛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创新魅力。活动中,外籍青年们参观了青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中国海洋大学,并参与了青岛啤酒文化与现代海洋科技的深度体验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活动,海外青年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文化特质与现代化发展成果。
活动首日,各国青年们走进了青岛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留了众多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文化遗址,漫步其间,青岛自开埠以来的城市变迁映入眼帘,令青年们流连忘返。当晚,青年们观看了沉浸式音乐剧《寻梦沧海》,在震撼的视听体验中,感受青岛的海洋文化与中国悠久的航海历史。
次日,在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青年们见证了亚洲首个“氢+5G”智慧绿色港口的高效运作。作为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青岛港展示了中国在港口智能化、无人化和绿色环保方面的成就。各国青年纷纷表示,领略到了“中国港口”在全球港航领域的创新成就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各国青年代表们走访了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参观传统酿造设备和现代化生产线,深入了解这一百年品牌的酿造工艺与文化积淀,体会到青岛啤酒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精神。博物馆内的全息投影和AR互动体验项目为参观增添了科技感,令大家尤为兴奋。同学们在“看、品、学”的丰富体验中强化了对中国民族品牌的理解认知。
在活动尾声,各国青年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与学校师生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并参观了校园,了解中国在海洋科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交流座谈过程中,各国青年畅谈此行的收获和体会。来自也门的纳瑟表示,青岛与自己的家乡同属于滨海城市,此行让他感受到了中国滨海城市的发展速度,希望自己的家乡也能吸收借鉴更多的“青岛经验”,早日向青岛看齐;来自缅甸的王文明同学表示,此次活动将她脑海中对青岛单一的“滨海城市”的标签丰满化,青岛的红墙、蓝海、绿树让她爱上了这座城市;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康锦程同学表示,与中国海洋大学师生代表的交流增进了在北京和青岛两地中外青年学生之间的情谊,未来希望有机会带领来自青岛的新朋友在北京走走看看,将此次活动凝结的中外青年友谊进一步深化并持续下去。
此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中华文化学院主办,青岛中华文化学院承办。